客服服務熱線:
400-167-1811
IPv6加速部署 因為中國輸不起網絡戰來源:中關村在線 中國輸不起網絡戰 近期中美貿易戰、中興事件不斷刺激國人神經,引發各界人士圍繞“核心技術”話題展開了思想碰撞與反思,也讓中國人充分意識到自己手中的砝碼,只有那些能夠掌握核心技術的領域。而在最為活躍的互聯網,甚至需求最大的半導體行業里,大量的“核心技術”卻被老美把控,如同被人掐住了命門。已歷近代百年血淚史洗禮的泱泱大國,又怎能再次受制于人? 如今,我國已擁有眾多的網民與龐大的互聯網經濟體系。據CNNIC(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)統計,截至2017年12月,我國網民規模已達7.72億,超過印美兩國網民數量的總和,人數則占到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以上。 互聯網經濟GDP占比則能夠綜合反映一個國家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。目前我國聯網消費規模高達9670億美元,互聯網相關經濟規模在整體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比高達6.9%,已排全球第二。 互聯網相關經濟規模在整體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比逐年增高 更有數據顯示,中國的電子商務占全球市場的44%,美國僅占27%;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占全球市場的12%,美國僅占6%。此外,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,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則更具年輕化、移動化以及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等特性。而這些都在暗示未來的中國將輸不起網絡戰。 中國電子商務占全球市場的44%,怎能輸掉網絡戰? 那么問題來了,這與IPv6升級又有什么關系呢? 為什么要加速過渡IPv6? 較為常見的答案,不外乎兩個。一個是IPv4的地址空間枯竭,另一個則是強化網絡安全。 IPv6成為下一代互聯網平臺的有力承載 對于IPv4地址會枯竭的說法,大家不難理解,因為IPv4地址為32位編碼,其地址總量也就3.3845億個,都不夠我國7.72億網民來分的。而IPv6的地址數則可達到2的128次方,顯然能夠滿足未來海量暴增的可連網設備。 不過,如果按照上面的說法,IPv4地址不是早就該不夠用了么?但理論上是一回事,實際執行上又是另一回事。迫于向IPv6遷移的浩大工程,這其中會涉及網絡架構調整、網絡設備更迭、網絡協議支持等等,都需要顧及到才行。因此運營商面對IP地址有限情況時,都更樂于尋找其他的可替代方案。比如,運營商會傾向于使用各種NAT技術,包括CGN(將一個公有IPv4轉化成多個私有IPv4使用),甚至運營商之間通過互購IP地址等手段來解決資源緊張問題。但這些顯然并不是長久之計。 而在網絡安全方面,雖然IPv6作為網絡的網絡層協議,并不能解決所有的網絡安全問題,但IPv6可通過對地址的管理和路由機制,使得IP層的溯源與可信驗證成為可能,而攻擊者濫用IP網絡發動攻擊的行為也會被大大遏制。 因此,為了掌控互聯網自主權,將IPv4盡早向IPv6過渡。實際早在去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就已印發《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(IPv6)規模部署行動計劃》,而現在工信部頒布的“關于貫徹落實《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(IPv6)規模部署行動計劃》的通知”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,則是進一步將此前的IPv6規劃落地,并做好實施工作的一份“分工表”。 《通知》中,不僅列出了三大運營商、網絡設備廠商、移動終端設備商、CDN廠商,甚至還包括了網絡安全廠商、互聯網電商、大數據企業等等,涉及了從基礎電信企業到業務運營企業的全面覆蓋。 除了上述兩點原因外,實際還有一個關鍵點是讓政府加速向IPv6過渡的主要原因。那就如何擺脫掉被老美把控IPv4根服務器——這一互聯網“命門”的事實。 附:工信部關于貫徹落實《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(IPv6)規模部署行動計劃》通知的截圖。 握住互聯網的“根” 根服務器負責互聯網最頂級的域名解析,堪稱互聯網的“中樞神經”。誰掌握了根服務器,就相當于誰掌握了整個互聯網。而目前在IPv4根服務器管理體系下,美國控制了全球絕大部分的根服務器,也掌握了絕大部分的域名控制權。 現在全球一共有13臺根服務器,美國就獨占了10臺,包括1臺主根服務器和9臺輔助服務器,其他英國、瑞典、日本各一臺輔助服務器。而中國作為全球網民最多、互聯網訪問量最大的國家,卻連一臺根服務器都沒有,成為受制于人的一大把柄。 而現在的中美貿易戰、中興事件則無疑在大家頭頂敲響的警鐘,讓國人意識到不能再將互聯網主動權任人把控。所幸由中國下一代互聯網工程中心領銜發起的,扭轉上述現狀的“雪人計劃”已于2015年6月23日正式發布。 通過IPv6升級構建多邊、民主的互聯網治理體系 “雪人計劃”是基于全新技術架構的全球下一代互聯網(IPv6)根服務器測試和運營實驗項目,到2016年其已在美國、日本、印度、俄羅斯、德國、法國等全球16個國家完成25臺IPv6根服務器架設。 其中中國部署了4臺根服務器,打破我國沒有根服務器的困境,事實上形成了13臺原有根加25臺IPv6根的新格局,從根服務器數量和分布方面,為建立多邊、民主、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打下堅實基礎。 不過,各方在推動IPv6規模部署方面顯然動力不足,應用程度仍然較低。而通過此次工信部的《通知》,包括運營商、設備商以及相關企業必將加快向IPv6技術過渡的貫徹落實,推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規模部署。 相信不久的將來,中國在互聯網世界中不再被人“卡脖子”,通過積極掌握主動權,讓我國的互聯網經濟更加安全,最終贏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。(中關村在線) 本文為網絡轉載,不代表公司立場。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系刪除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