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服務熱線:
400-167-1811
鄔賀銓:網絡體系變革,演進式路線不再適用,顛覆性技術是關鍵5月22日,第三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在南京江寧盛大開幕,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發表了題為《網絡體系變革的思考》的主題演講。 鄔院士表示,網絡用戶數的紅利已經漸行漸遠,整體看來固網和移動寬帶普及率接近飽和,電信用戶數的發展已經接近天花板。 鄔院士指出,網絡運營效率不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 所以網絡運維必須要智能化。目前運營商的量收剪刀差越來越大,國務院要求2019年對中小企業寬帶平均資費再降15%,移動平均流量資費再降20%以上。運營商需要從流量經營轉到價值經營。 總的來說,現有的網絡體系和運營模式已經到了非變革不可的時候了。 演進式路線不再適用,顛覆性技術是關鍵鄔院士指出,未來網絡應該走革命路線,現在是時候采用SDN/NFV技術了,但無需全面改造所有的互聯網,可以考慮部分改造。目前移動流量的占比不高,特別是5G的出現可以作為網絡變革的切入點。鄔院士重點對以下技術進行了介紹: 5G:5G網絡體系的特點在于轉發模式的多樣化,既可以在第三層做路由器,也可以在第二層做交換,也可以在一層半做以太網中繼,有大有小,時延可短可長,對高時延還可以用時延敏感網絡來支持。 鄔院士表示,5G雖然不是對現有互聯網的全面顛覆,但核心網跟4G比也有很大的變革,技術上跟運維管理上都有很多挑戰。例如轉發模式、路由器選入等。 SDN/NFV:SDN是數據面和控制面的分離,推動了硬件的白盒化。網絡用SDN基于服務的架構,用APP的方式來形成各種各樣的智能單元,這樣用功能模塊化的組合來支持未來業務。另外通過網絡控制面的協同編排,將網絡資源組成切片,為不同業務提供不同的服務,還有控制面與數據面的分離,以及云化,包括接入云轉發和邊緣計算。NFV對運營商掌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能力是極大的考驗。我們要對每個業務進行設計專用的VPN,但大規模的VPN還沒有成功的案例。 邊緣計算:邊緣計算是雙刃劍,一方面邊緣計算可以使網絡智能更貼近用戶,適應對帶寬、時延和可靠性敏感的業務,避免運營商管道化。另一方面邊緣計算有可能為非運營商的接入網企業所建設和管理,增加了爭奪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機會,把運營商推向產業鏈的更加邊緣化位置。另外,MEC的安全防護能力不會比集中的云計算強,分布的MEC可能會成為DdoS攻擊的對象。 據IDC預測,未來將有超過50%的數據在邊緣側處理,到2020年邊緣計算支出將占物聯網基礎設施總支出的18%,成本僅為單獨使用云計算的39%。 白盒化:鄔院士表示未來白盒化也是一個方向,但是并不一定是想象得那么好。運營商希望通過硬件設備的白盒化,自主控制軟件可以主導業務的開發,但從長期養成的對電信設備供應商的依賴轉到自主開發,知識積累和人才成長都需要一個過程。另外,基于x86的硬件白盒化有倒向Intel的風險,現在新出現的RISCV更有吸引力,但目前還不夠成熟,而且白盒化的產品更方便ICP自建網絡設施。 最后,鄔院士表示未來通信與計算深度融合將引領5G網絡變革。網絡業務發展到現在,網絡體系不變是沒有出路的,任何網絡體系的變革,都會涉及到產業鏈上下游各方利益的博弈,技術和管理流程再造的挑戰,對運營商來講也是艱難的選擇,但變革會開拓網絡技術業務運用的創新空間。 本文為網絡轉載,不代表公司立場。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系刪除! |